今年中级试卷由题库直接生成,出题随机性增大,而且根据往年规律会准备2+2套卷子,加大了出题范围,对考生复习的全面性、准确性的要求更高。
中级考试将更难通过?越早拿证越早受益
报考人数多但通过率低(不足10%),甚至还不足同样体量的注会(通过率约15%),难道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比注会还要难吗?根据2017年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出考率可能连50%都不到。报名人数多、出考人数少,考试通过人数和通过率自然就很低。
所以,对于工作比较忙,时间精力有限的中级会计职称考生来说,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要两手抓,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中级通过率较低,还有两大原因:1、做题少,应试能力差所谓熟能生巧,中级考生学习教材的时间都不够,何况做题?调查显示:45%的考生认为自己没有通过考试的主要原因是做题太少,应试能力差。报考中级的考生,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无论是记忆能力还是身体素质,在30岁以后基本都在走下坡路,如果不经常训练反复重复记忆,很多公式和概念就会慢慢淡忘,从而造成应试能力差的结果。2、弃考率高截止2017年底,中级有11.3万人通过考试。2017年113.76万人报考中级,出考率大约在45%以内。调查发现,考生弃考的原因无非就是备考不充分,来不及了,书没看完题没做,知识点搞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算了今年放弃吧,明年再来……报考人数接连大幅增长,越早拿证越早受益2017年和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报考人数均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2017年,全国会计资格考试报名人数306.1万人,较2016年增长了30%,其中:中级113.7万人,较2016年增长32.23%。
2018年,全国初、中、高级资格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44.5万人,比2017年增长77.8%,其中中级资格135.4万人,比2017年增长19.0%。
所以希望各位中级考生:认识到会计考证、提升自我的紧迫感,同时认真备考,不要随意弃考!
中级职称考试趋势预测
对于会计职称考试的未来走向,小编来预测可能的一些变化。
一、四个增加:重点涉及内容和行业的组合
1、考场次数增加历年来,每年初、中级职称仅举行一次考试,一次失败后只能选择来年再战。随着会计证取消,职称证书顺利“上位”,成为会计人和用人单位眼中的新门槛,关于增加考试次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很多考生不禁会问:如果实行一年多次考试,职称与会计从业资格有何差别?会计证之所以被取消,是因为它没有起到门槛的作用,考试简单,而且每年考试次数比较多,加上没有报考限制,才导致持证无法上岗的局面。会计职称考试一年多次的设想不太现实。如今,会计职称考试体系比较完善,加上增设了正高级会计职称,初级已默认为会计行业新门槛。因此,不大可能再重蹈会计证的覆辙。
但是,随着会计人才评价系统的逐渐完善,未来调整的可能性也客观存在。
2、增加素质考核2017年修订的新《会计法》中,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被大大强化了,违反相关纪律者,所需承担的后果由原来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变为几年内甚至终身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教材中,《经济法基础》科目新增了会计法律制度这一章节,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以及违反会计法律制度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成为了新增的重要考点。
可以预计,会计法律制度与职业道德必将走进会计职称考试,成为每一位会计人的必备素养。
3、增加实务考核这不仅响应了政府针对管理会计发布的相关政策、凸显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会计职称考试体系的一体化进程:各层次职称考试的知识结构虽界限分明,但也彼此衔接,力争形成层层递进的评审体系。
这也意味着:取得较低层次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拥有了申报更高级职称的条件,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报考更高级别考试所需的理论知识。
4、增加考试难度截至2017年底,我国通过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会计人分别为443万、180万、14万。具备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供过于求,中级职称持有者相对不足,高级人才更是严重紧缺。这显然与会计行业人才需求不符。
2018年职称体系大变革,可能会增大考试难度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今年中级试卷构成发生变化_芜湖会计培训学校
芜湖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2024-12-28
2024-10-24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06
2024-09-14
2024-08-27
2024-08-27
2024-08-27
2024-08-26